十大领“涨”艺术品


  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牛气冲天:春秋两季拍卖会,各大拍卖行均创下骄人成绩,亿元藏品层出不穷。

  第1名 乾隆“吉庆有余”镂空转心瓶

  5160万英镑(约合5.5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只乾隆官窑花瓶(如下图),制作年代可追溯至1740年左右,底部印有玉玺。花瓶高40厘米,由黄蓝粉彩绘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瓶颈上绘有一个大红色的“吉”字,寓意“吉庆有余”。花瓶中还嵌有一个内瓶,可以透过镂空水波纹雕花观看,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第2名 黄庭坚《砥柱铭》

  4.368亿元人民币

  《砥柱铭》本是唐朝名臣魏征的名篇。北宋黄庭坚十分推崇魏征为人,多次抄录《砥柱铭》。黄庭坚《砥柱铭》书大字行楷于北宋澄心堂大纸上,长达8.24米,计82行407字。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该卷作于1095年前后,主体部分前有引卷,绘黄庭坚小像一帧,上题篆书“黄文节公像”。

  第3名 高古摹本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3.08亿元人民币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次拍出天价的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四行,41字。此帖还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御题两次,将它与《快雪时晴帖》媲美,题跋“可亚时晴帖”。王羲之真迹早就不存于世,此帖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可知、民间流传最好的高古摹本之一。

  第4名 乾隆“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2.53亿港元(约合2.168亿元人民币)

  瓶子由英国庄园——放山居所藏,是乾隆年间景德镇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的代表,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表现“锦地”效果。瓶上所绘缠枝花卉盘绕于金廓矾红“万寿连延”图案周围,宛如青藤绕梁。

  第5名 徐悲鸿《巴人汲水图》

  1.71亿元人民币

  《巴人汲水图》创作于八年抗战时期,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表作之一。画家以融合西洋画法的丰富艺术表现,将蜀地人民传统汲水的宏大场面分解为舀水、让路、登高前行3个段落,劳作的繁重,汲水的艰辛,呼之欲出。整幅画作高3米,宽0.62米。1938年展出时,即被誉为“五百年来罕见之作”。

  据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回忆,当时的印度驻华公使看过画展后,提出要购买,由于徐悲鸿当时生活非常拮据,于是同意为他重新绘制一幅。第一幅《巴人汲水图》,徐悲鸿日后补题“静文爱妻保存”,现存于徐悲鸿纪念馆。第二幅《巴人汲水图》便是此次创纪录的作品。

  第6名 佚名《汉宫秋图》

  1.68亿元人民币

  《汉宫秋图》高0.2米、长1.66米,见于清皇家书画著录书《石渠宝笈》,是迄今已知的唯一一幅留有汉武帝御容的古画。画卷所置背景是汉宫故事,以汉武帝甘泉宫候约西王母的故事为题材,表现的建筑样式和风格却是典型的南宋宫廷苑囿。

  第7名 宋徽宗御制“松石间意”琴

  1.366亿元人民币

  “松石间意”琴是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东京(今开封)“官琴局”御制,有“天府奇珍”之誉。该琴历经北宋晚期内府宣和殿“万琴堂”藏;经明及清康雍乾三代,至清乾隆六年(1741年)装匣,内府珍藏;清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赏玩御铭;后该琴从圆明园流出。

  第7名(并列) 王蒙《秋山萧寺图》

  1.366亿元人民币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绘画作品以繁密秀润见长。元代绘画流传至今的凤毛麟角,这幅佳作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

  第9名 马和之《诗经山水人物书画卷》

  1.344亿元人民币

  马和之是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擅画佛像、山水,尤擅人物。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绢本《诗经山水人物书画卷》为一个描述诗经故事内容的多篇画卷,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都富有情趣和生活气息。

  第10名 钱维城《雁荡图》

  1.299亿元人民币

  《雁荡图》是乾隆皇帝钦点状元画家钱维城的代表作,全卷绘“雁荡五十三景”,千岩万壑,层峦叠嶂,峰雄嶂险,飞瀑流泉。此卷落款自称“臣钱维城恭摹李唐本”。【《文汇报》12月18日】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