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尚未实现的愿望和期望,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类生活的力量,更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支柱。
老年人和中青年人对希望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中青年人年富力强,他们既有短期内即可实现的希望,也有需要经过长时间奋斗才可实现的希望。而老年人的希望则多是短期就能实现的,例如希望学会琴、棋、书、画,学会烹调,学会太极拳,学会种花、养鸟,学会钓鱼等等。这些希望的实现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欢乐。人在快乐的时候,会把精神调节到最佳状态,并有抵御疾病的能力。反之,对高希望的破灭也会给老年人带来悲伤甚至痛苦。为此,老年人对希望的态度应注意:
1、不能没有希望。没有任何希望的老年人必然会感到空虚、无聊,身心衰退得更快。因此,当你步入老年时,应迅速确定一个新的希望。
2、莫把奢望当希望。希望是可能实现的愿望,而奢望是超乎现实的不能实现的妄想。如果把希望定得过高,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而无法达到,就会使自己经常陷于失败和痛苦之中,久而久之就会打击自己的意志力。因此,每个人应该把希望目标恰当地定位在能够达到的适中位置上。希望实现了,必然能给自己带来欢乐。
3、认识到希望也有两重性。希望既能实现,也能破灭;既受主观努力与否的影响,又受客观环境的限制,例如天灾人祸,生老病死等。当希望破灭之后怎办?“塞翁失马”的故事,是提倡人们要用“焉知非福”来辩证地看待事物,以此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遇上希望破灭时,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会减少苦恼和悲伤,再建立起新的希望。努力实现新的希望,一定又会获得新的欢乐和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