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 窗花剪出绚丽年

  眼下,又到了忙年的时候,南张庄村的剪纸艺人又开始为家家户户能贴上喜庆的窗花忙碌着。

  南张庄村,是蔚县剪纸的发源地,这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把剪纸产业做得红红火火。

  据史书记载,蔚县剪纸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蔚县人一般把剪纸称为“窗花”。“窗花”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种类有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这些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璀璨,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显纯朴,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的照射,五彩缤纷,特别鲜灵活脱。

  走进一间剪纸作坊,剪纸艺人小瑛正端坐在桌前,手里紧握一把小刻刀,在一摞白纸上点点戳戳。她的身后,挂满了各式各样色彩绚丽、造型生动的剪纸作品。

  小瑛说,蔚县剪纸在当地俗称“窗花”,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成熟阶段的点彩剪纸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并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她手底下,一张一尺见方的白纸上,两条张牙舞爪的龙盘旋在“福”字周围,龙身上的鳞纹非常精致,镂空部分更是细腻无比。

  “剪纸工艺有六道工序,”小瑛说,“首先是起稿画样,绘制出清晰的墨线稿。”她边说边认真地指着画样。

  “然后用刻刀对画稿进行刻制,接着是熏样,把样稿的形状完整清晰地熏印到纸面上,作为刻制时的样模;然后是订纸闷压,把熏样订在由几十张宣纸订成的宣纸版上以便刻制。”

  “接下来是二刻制,用刀具刻制剪纸,刻制时姿势、握刀和用刀都有严格要求,刻出的图案不能留毛边,不能断一根线。”

  “最后是着色,俗话说蔚县剪纸,三分刻、七分染。染色前先要在纸边上试色,顺序是由浅到深、先暖色后冷色、先上面积大的后配其他色、宽处重染细处轻染,色与色之间配搭合适,待晾干后再染第二种颜色。完成这些就可以分拣装裱了。”

  小瑛把完成好的剪纸贴在窗户纸上,窗花栩栩如生,显得分外玲珑,别具欢快、明朗、清新的情趣。

  南张庄村村民说,已故“剪纸王”王老赏,是蔚县剪纸开宗立派的人物,王老赏出现在蔚县窗花由草创走向成熟的阶段,他对原有剪纸的造型、刀法都做了创造性的改革,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色彩体系,在继承前辈艺人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对他人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使之更臻于完美。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发展,蔚县剪纸也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蔚县的民间艺术家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剪纸品种,例如表现现代生活的旅游风景、舞蹈杂技等,使剪纸的题材更加丰富。

  目前,被称为“中国剪纸艺术之乡”的蔚县,16个乡镇96个行政村分布有剪纸艺人,形成了28个剪纸专业村,其中剪纸专业户1100户、从业人员3.6万余人,年生产剪纸600多万套,已畅销美、日、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蔚县剪纸内容涉及花鸟鱼虫、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脸谱、古装仕女、名胜古迹、重大节庆等八大类6000多个品种,剪纸产业引领蔚县文化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4亿元,占GDP的6.9%,成为全县新的支柱性产业。

  信息服务台

  美好寓意:剪纸是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深受人们喜爱,因大多贴在窗户上,一般被称为“窗花”。窗花不仅美化生活环境,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窗花的张贴,一般在扫尘之后进行。

  购买方式:“中国剪纸一条街”,位于河北张家口市蔚县南关三中对面,在蔚县古城和新城交接处。百余米长的街上,分布着“全国剪纸精品展”馆、“蔚县剪纸展览”以及16个“蔚县剪纸个体商户”门店。春节期间,“剪纸一条街”的商户照常营业。

  交通方式:目前,前往蔚县的主要交通方式为长途汽车、火车。

  北京、石家庄等周边省会城市没有直达火车到蔚县,离蔚县最近的大火车站为张家口站,距蔚县140多公里。

  乘坐长途客车,可到北京六里桥长途客运站或北京祁家豁子北郊长途汽车站乘坐直达蔚县的长途客车。

  在蔚县旅行,由于交通不便,需要包车前往城区以外的各个旅游景点。南张庄村位于蔚县县城南,可以直接打车前往。

  特色服务:体验剪纸,只需向剪纸作坊或老艺人要求一下,即可在他们的指导下动手剪个喜欢的造型,这项体验是免费的。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