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香里说端午

\ 

菖蒲    仪征之声 资料图片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传统的端午节。端,是最初的意思,“端五”,就是每个月的头一个五日。每年中十二个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五”。为了区别于其他月份的初五,根据以地支纪月推算的农历,五月为午月,于是将端五改称端午。午与五同音,一音双关,便将端午明确定为五月初五日。早在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中,已有了“仲夏端午”的记载。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好几种传说。

  在南北朝时,民间就广泛流传着纪念楚人屈原的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官于谏议国政的左徒。因其政见与执政的楚怀王相反而被免职流放汉北。他不忍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但他苦于无力拯救祖国危亡,只好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巨石,奋身投入汩罗江,以唤醒顷襄王等人。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上打捞搭救,进而发展形成龙舟竞渡的习俗。

  春秋时期吴国有一位大臣伍子胥,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吴王夫差决心北上争霸,因伍子胥反对,故而与他疏远。后来大臣伯谗言诽谤伍子胥,使夫差一怒之下,赐剑于伍子胥,要他自刎,并将尸体投入钱塘江中。从此后,江上常起怒潮,到五月五日伍子胥遇难的这天,潮水势头最猛,民间相传系“伍子胥显灵”,江浙一带逐渐形成了每逢五月五日驾船迎伍子胥,并在船上奏乐舞蹈、纪念伍子胥的习俗。

  古代扬州曾一度属于吴楚交界之处,人称“吴头楚尾”。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王听信谗言,杀害了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伍尚的弟弟伍子胥闻讯毅然弃楚投吴,楚王闻讯后立即派兵追赶,一直追到仪征胥浦的长江边上,伍子胥正走投无路时,急忙向江边的一条渔船呼救。船上的老渔翁将伍子胥搭救上船,掩护过江,因见追兵又至江边,便跃入江中,使伍子胥得以安然脱险。此后,人们将伍子胥得救处叫做“胥浦”,并建祠立祀。自此后,仪征的龙舟竞渡遐迩闻名,此传说也一直与“屈原说”长期并存。

  古代起,粽子就是端午节日食品。西晋时,人们用菰叶裹黏米栗枣,叫作角黍。明清以后,多用糯米包裹,明代起有了豆沙、猪油、松子、胡桃、蜜糖等为馅。清乾隆时,出现了火腿粽子。

  每逢端午节,扬州地区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以此治百虫毒,人们将雄黄水涂于幼儿的耳、鼻和额上,可消除虫兽咬伤。端午节清晨,人们均到野外采艾,并插于门上,叫“插艾”,可驱蚊蝇、虫蚁;还采来菖蒲,剪成剑形,用红纸扎住,悬于门上,用以辟邪。人们还有用菖蒲、艾叶烧水洗浴的习俗,称为“禳疫”。

  端午时近盛夏,蚊虫渐多,故被人们称之为“恶月”、“毒月”。扬州人还将蚣、壁虎、蝎子、蜘蛛和蛇称为“五毒”。为保护儿童健康,民间多让小儿头戴“虎帽”、枕“虎枕”,肩套“虎兜”、足穿“虎鞋”、手缠“百索”、颈套“香袋”和“鸭蛋网子”……许多妇女在鬓角上插上石榴花和绒花。江都邵伯旧时流行以笆斗反罩住一只癞蛤蟆,让小儿坐在上面,口说“宝宝不疰夏”。扬州城乡人家,中午“祭天”,吃“十二红”(烧仔鸡、拌黄瓜、拌凉皮、炒虾子、炒苋菜、煮黄鱼、咸鸭蛋、樱桃、蚕豆、烧鹅等红汤汁的菜肴共十二种以上)。旧时还有张贴钟馗像以驱邪,今已消亡。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