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曹寅的扬州遗迹

  主持两淮盐政工作,曹寅在扬州活动频繁,留下了“盐漕察院”、天宁寺、高旻寺、仪征天池、仪征东关石闸等诸多文化遗迹,本报记者对其一一进行探访,再现曹寅在扬州的短暂而辉煌的人生轨迹。

  遗迹1 皇宫广场 石狮见证曹寅在扬为官

  曹寅在扬州任职,主管盐务,他的办事衙门在哪里呢?

  曹寅研究专家方晓伟说,曹寅办公的衙门就是两淮巡盐御史廨署,当时又叫盐漕察院、扬州盐院、扬州使院。从《两淮盐法志》中获知,曹寅的两淮巡盐御史衙署(即“两淮盐院”)旧址,在扬州老城九巷附近,即今天的汶河北路皇宫广场一带,桃花泉书屋位于原新华中学的西北隅。“那时的扬州盐院,范围很大,西起今天汶河北路的非机动车道,东到院东街、观风巷,北起今天的大东门街,南到皇宫广场牌坊。”

  今日的皇宫,早已名不副实,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取代了青砖小瓦马头墙。问及这里的居民,大多知道这里曾办过新华中学,鲜有人知道曹寅曾在这里办公。唯一的遗存就是两只石狮子。在皇宫停车场门口,只见石狮端坐在大门两边。高约两米的两只石狮满头卷发,显得极为威武。左侧是一只雄狮,雄狮的右前爪在玩弄一个绣球,活泼好动的表情惟妙惟肖。位于右侧的雌狮则用左前爪抚摸怀中的幼狮,幼狮的右前爪顽皮地趴在雌狮身上,十分讨喜。

  就在这里,曹寅在他的四次任期内,努力弥补了两淮盐运的盐税亏空,平息了当时因两淮盐壅商困而出现的隐性经济危机,为后来乾隆年间“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对石狮见证了曹寅在扬州为官的一段岁月,同时也见证了两淮巡盐御史衙署所经历的沧桑往事。”方晓伟说。

  遗迹2 天宁寺 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

  曹寅在扬为官,除了打理盐业外,刊刻《全唐诗》成为其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其刊刻的地点就在今天的天宁寺。伫立在天宁寺门前,遥想当年这里曾是何其壮观,众多抄写、雕刻、印刷的高手聚集于此,仅仅用时一年多,就完成了《全唐诗》的刊刻工作,可以说是中国雕版史上的奇迹。

  “天宁寺内就有巡盐御史的行署,属于两淮巡盐御史的房产,而且孔尚任曾住在天宁寺东廊待漏馆。”文史专家魏怡勤说,这样既不用出去另找房子,也便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校刊《全唐诗》的质量,加快校刊《全唐诗》的速度。

  “康熙四十四年(1705),曹寅在扬州创办了一个大规模的编校出版机构,因其任务是奉旨校刻《全唐诗》,故名扬州诗局。”魏怡勤说,据《清宫扬州御档选编》载,康熙四十四年的三月十九日,“上发《全唐诗》一部,命江宁织造曹寅校刊,以翰林彭定求等九人分校。”曹寅奉旨后,即积极着手筹备,全身心地扑在了校刻《全唐诗》的工作上,从这以后,康熙四十四年(1705)五月、七月、八月、十月期间,曹寅所上的奏折大都和刊刻《全唐诗》有关。

  魏怡勤说,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十六日,康熙《御制全唐诗序》写成颁发,补刻诗序,冠于书前,也标志着《全唐诗》工作全部结束。曹寅校刊《全唐诗》精益求精,字体借鉴欧体、赵体风格,秀丽、俊逸且900卷前后字体几近一致,因为字体风格独特、印刷精美、校勘谨严,成为清代雕版史上的典范之作。

  除了刊刻《全唐诗》外,还刊印了《楝亭藏书十二种》,编定出版了自己的诗文集《楝亭诗抄》、《楝亭词抄》和传奇《北红拂记》。

  遗迹3 高旻寺 建塔湾行宫接驾康熙

  康熙先后六下江南,每次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都经过扬州。康熙六下江南,累计520天,在大清朝的历史上开创了先河。

  曹寅接驾为何要选在高旻寺呢?方晓伟说,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三汊河,被人们称为“九龙佛地”。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奉皇太后沿运河南巡,见茱萸湾塔早已倾圮,准备略加修葺,为皇太后祝禧。当时的两淮盐商争先恐后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茱萸湾塔”很快就修建完工了。消息传到北京,康熙高兴地把重新修建的“茱萸湾塔”命名为“天中塔”、把新修的寺庙命名为“高旻寺”,并亲自撰写了《高旻寺碑记》。

  为了接驾,曹寅主持建造了高旻寺行宫。李斗曾在《扬州画舫录》里对行宫作过如下描述:“行宫在寺傍,初为垂花门,门内建前、中、后三殿,后照房。左宫门前为茶膳房,茶膳房前为左朝房,门内为垂花门、西配房、正殿、后照殿。右宫门入书房、西套房、桥亭、戏台、看戏厅。厅前为闸口亭,亭旁廊房十余间,入歇山楼;厅后石版房、箭厅,万字亭、卧碑亭。歇山楼外为右朝房,前空地数十弓,乃放烟火处。”

  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康熙第五次南巡,见到新建的高旻寺行宫,非常高兴。为了嘉奖曹寅等人修建行宫的功绩,康熙来不及等到自己回北京,在这次南巡途中就要给曹寅加官进爵,担任通政使司通政使。

  “到过高旻寺的人都会发现,今天的高旻寺,直对大雄宝殿的中轴线并不居中,这就是当年高旻寺与‘塔湾行宫’两组建筑占地大小不一致留下的历史痕迹。”方晓伟说,今天的三汊河口,“塔湾行宫”之假山遗骸,诉说着当年曹寅接驾的故事。

遗迹4 卢宅紫藤 见证与东园乔氏交往

  今天的卢氏老宅,已经远非当年曹寅笔下“饲鹤编新柴,观鱼筑旧梁”的景象,但是宅院深处意园内的那一株紫藤,依然是枝繁叶茂。据园林专家的推算,这株紫藤应该有四五百年的寿命。就是这棵紫藤树,见证了曹寅和姚潜、乔国桢的交往。

  “明朝天启、崇祯年间,大理寺卿姚思孝看中了这块宝地,整修环境,建造住宅,在此居住。”方晓伟说,姚思孝之子姚潜,明朝灭亡后弃举子业,以诗酒自娱。后来,其妹家中遭到陷害,被抄尽家产并分派给清室爱新觉罗家族为奴,姚潜不惜变卖家产,极尽谋虑,奔走于北京的上上下下,终于将妹妹和外甥赎回。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曹寅的忘年至交。根据杨钟羲的《雪桥诗话》记载,曹寅在出任苏州织造的时候,曾为姚潜在苏州织造府门口的红板桥北造了一处住所,数着人头送粮食,按照时令送衣服,达二十年之久。姚潜八十五岁谢世以后,曹寅还出资把姚潜和其妻方孺人的灵柩一起迁到镇江,葬在烂石山姚思孝的墓旁。

  “曹寅与盐商乔承望的儿子乔国桢的交往,就直接和卢氏老宅的前身‘东村书屋’密切相关。”方晓伟说,康熙四十八年(1709),盐商乔承望次子乔国彦在康山街乔宅内修建“东村书屋”,工程完工以后,乔国彦作诗志喜,曹寅作《和乔俊三东村书屋诗》,诗中说:“……教驯麋鹤期同性,句当风花笑独来。能与康山结通隐,老椐如瓮笋如孩”,据此诗诗意,我们可知曹寅曾经亲临扬州康山街的乔宅,亲眼得见东村书屋“能与康山结通隐,老椐如瓮笋如孩“的情景。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曹寅从北京述职回到扬州,行李还没放下,就直奔东村书屋,因为与之交往较多的一批朋友已经在东村书屋为他摆好了接风酒。曹寅非常兴奋,于是写下了《和同人东村招饮见怀三首》,第一首便这样写道:“相见亦无事,江梅已过花。淹留问行李,泛滥阻涂苴。久别字成卷,一份春到家。可堪我毷襙,斟酌待流霞”。

  乔国桢在扬州城东的甪里村修建“东园”,曹寅就成了东园来往自如的嘉宾。曹寅不仅亲自为东园景点逐一取名,而且还为其逐一题诗。曹寅题咏东园,作为他的风流轶事之一,曾一度在扬州广为流传。

  遗迹5 仪征天池 亲到一线堵塞盐政漏洞

  曹寅人生的最后八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仪征度过的。清朝视淮南纲盐为国家收入根本,专门在仪征设立盐引批验所。仪征的天池和沙漫洲,都曾留下了曹寅的足迹。

  “仪征是淮南纲盐的重要转运枢纽,主要承担着淮南盐场所生产的盐,向上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运输的任务。每到临江大掣时,两淮盐运使都要亲自到仪征巡视。”方晓伟说,为了方便两淮盐运御史办公,仪征还专门建了“真州使院”,天池是淮南纲盐运往上江各地前的最重要的掣验关口。每年春秋两季,来自淮南各盐场的运盐船经仪扬运河,过仪征东门水关浮桥,接受“盐引批验所”开桥掣验,因为运盐船较多,需停泊在天池排队等候。

  “清初,仪征每年集散盐80万引至100万引(每引125公斤)之间。”方晓伟说,位于通江运口要冲的仪征天池,盐船集聚,十分壮观,当时著名文学家汪中形容为“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廊”。从仪征东关、天池至沙漫洲沿江一带,人流如织,从事搬运、装卸、解捆、绞包等工作的劳工大约有9万多人。

  在仪征期间,曹寅还责成县丞重修东关水闸。为何要对区区一个水闸如此重视呢?因为仪征水闸是两淮盐运往江南、江西、河南、湖广四省销售的必经之地,其交通与经济地位至关重要。2007年对仪征东门水关抢救性发掘,进一步印证了仪征自宋至明清城市及漕运的发展变迁。

  曹寅在仪征的另外一处遗迹——沙漫洲,系曹寅、李煦在仪征时所建,后来演变成为真州八景中的第四景“渔湾纳凉”。“沙漫洲地势险要,是当时私盐出江的唯一通道,曹寅、李煦以两淮盐运使的身份在此建设渔湾亭,用来威慑那些纲盐走私者。”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