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在唐代流行

 

  所谓“一夕变冬春”,在春节里最易勾起中国诗人心绪的,大概就是完成辞旧迎新的除夕了。“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这是唐人的诗句。

  而与除夕密切相关的节俗,便是守岁。

  “晋朝已经出现守岁习俗。晋人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到唐代,守岁习俗已流行全国。”陈连山说。

  从唐太宗李世民传世的几首诗歌来看,唐代过年,皇帝会召集近臣一起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正是出自李世民的“御制”。

  在除夕守岁一夜时光里,古人何以遣怀?“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这是唐人孟浩然的婉约;“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这是清人赵翼的豪放。

  宋代诗人陆游有一年过除夕,正赶上下雪,他很高兴,写了一首《除夜雪》:“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也有像明代文徵明这么“另类”过除夕的人,“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当然,更多的还是欢乐。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写过一首《除夜有怀》诗,有“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两句,似乎大家可以在守岁时玩一些类似射覆猜谜式的小游戏。

  更早的春节节俗记载,可以到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寻找,“爆竹”、“桃符”、“屠苏酒”等传统春节意象,都已走进当时人的记忆。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