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大王”收藏了近千枚与龙有关的火花

\

“火花大王”张鹏 1964年5月31日出生

        张鹏家住四牌楼道署街社区,是我市著名的火花收藏家。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火柴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远,火花更是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然而,张鹏花了整整30年时间,收藏了10万余枚火花。去年5月,他精选了1200余枚火花在市工人文化宫开设个展,反响热烈,被人称作是“镇江火花大王”。

        说到火花上有关龙的题材,张鹏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在他的收藏中,与龙有关的火花竟然达到了近千枚,今年元旦期间在职工文苑举办的收藏展上就有他的24框火花展品,都跟龙有关。张鹏表示,中国最早的火柴是从国外进来的,叫洋火,民国年间,民族工业渐渐觉醒,中国才有了自产的火柴。他的“龙火花”中,最早的一张叫“舞龙唛”,是民国年间广东生产的;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大中国远光火柴厂”产的“九龙”火花。

        建国之后,龙题材的火花越来越丰富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西梧州火柴厂生产了“舞龙”、“龙牌”、“龙船”等一系列“龙火花”。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火柴厂生产的一套“龙火花”也很引人注目,他选取了中国古代碑帖作为素材,分别选取“汉西狭颂”的隶书“龙”字;选取“东晋王羲之兴福寺碑”的行书“龙”字;选取“北魏中岳灵庙碑”的魏碑“龙”字;选取“唐怀素秋兴八首”的草书“龙”字,放在一起十分漂亮。

        今年是龙年,元月11日,张鹏收到了来自南京火花协会夏建柏女士寄送的“中华龙文化”系列火花,这套火花由南京火柴厂出品,总共有100枚,只发行1000套,夏建柏将这些火花寄来光邮费就花了8元多。翻看这套“中华龙”,其中既有传统的龙纹图案,还有许多新鲜玩意,包括南京的“龙锦”图案,以及最新的电脑龙纹,十分好看。张鹏介绍,其实夏女士跟他年纪一样大,大家都属龙,而且夏女士的火花专题集就是“龙”。

        其实,张鹏不光集火花,他平时还收集镇江地方文献资料,目前已集有近千册,我市很多文史爱好者缺少相关资料时,都喜欢到他那里找。除此之外,他还收集老笔记本、老地图、雷锋资料,张鹏平时还经常介入地方文保、老街巷文化研究、地方民俗研究之中,成为了一名经常在媒体上“露脸”的文史专家。

        如今,张鹏一人身兼“市职工收藏协会”、“江苏火花学会”、“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镇江活动中心”三个团体的副秘书长一职,张鹏笑着说,一个协会的“副秘书长”,那才是真正做事的。他希望龙年里继续这样忙着,每天充实,乐在其中。

        采访结束时,张鹏拿出了一本《一九六四年农家历》(见图  竺捷 摄),这是他前段时间无意间淘到的,刚好是他的生辰年出版的。“希望大家龙年大吉啊!”张鹏请记者代为转达他对全市人民的新春祝福。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