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

 
  我记得前年我的班上有一个姓范的学生,非常聪明,刚入学时,除了有些不太合群外,表现都还挺好,学习成绩也不落后。

  然而,从二年级开始,她的纪律表现得相当松散,经常不参加早锻炼、晚自习,还旷课。找她谈话,理由几乎每次说的都一样,说身体不好,晚上睡不着等。 看武侠小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学习成绩下降,考试时卷面非常差,除了体育课以外,在教室不与同学交流,大多数时候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没有活力。

  我觉得她内心一定隐藏着秘密,不然她不会表现得如此沉迷,这种沉迷,一定来自于周围环境: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是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和谐?还是由于家庭自身的原因?我从与她关系密切的同学包括舍友开始了解情况,但同学们都说她在宿舍里就是喜欢看看小说,没有在外面做什么。于是,我准备设法与家长联系,但她就是不肯说家里的情况,说家里只有一个70多岁的奶奶,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办?我打听到她姑妈的电话,给她打了电话。她姑妈感到很意外,没想到侄女变得这么“坏”。我了解到,她家生活困难,父亲常年在南京看病,母亲在外做保姆挣钱,供她父亲治病,供其上学。

  有一天,她奶奶来学校,让我向她要500元钱——她把亲戚给她父亲看病的500元救命钱拿了。她要钱干什么?我就私底下找她谈话,她说是要还给同学。我这才从有关同学那里了解到情况:原来她在暑假补习时,在宿舍偷了几位同学的衣服,那几位同学威胁她要定期还钱。我马上通知她家长赶来,然后与那几位同学会面,一起解决问题。当一位同学听说她家里是靠借贷供她上学时,立刻表示不要她还钱。她哭了,从此她真的变了,虽然还比较内向,但学习刻苦、纪律好。我对她也更加关注,她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步都非常明显。

  现代社会,“健康”已超越传统的医学概念,不仅包括躯体、生理健康,而且还包括精神、心理健康。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中考高考,压力重、心理脆弱,压抑得他们得不到宣泄,再者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学生身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失控行为时有发生。其实,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那么复杂,因为他们还年轻,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决定了他们很容易犯错误、受伤害,但又是很容易改正。他们的可塑性很强,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多多加强心理辅导,做好家长工作,同时用爱心去感化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倾听他们的心曲,并及时地客观地分析原因,正确引导,发现闪光点加以鼓励,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彼岸。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