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宿舍小风波

 
  军训的时候,同学们刚刚入校,一群刚刚离开父母的孩子在陌生的城市里互相认识互相帮助共同适应新环境,那段时间她们很团结,尤其是宿舍成员之间。但正式上课一个月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希望我帮帮她们,我当时很诧异,仔细问知道原来是因为女儿与舍友之间关系不好,回家诉苦,在妈妈面前唉声叹气流眼泪,家长很着急,希望我给孩子换宿舍。进校时的宿舍安排是根据她们的成绩平均分配的,为的是她们可以互相促进。换宿舍面对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得不到成长,面对事情只会逃避;二是同在一个班级,换了宿舍以后同学之间怎样相处;三是不能保证她换了宿舍不会在新宿舍遇到问题。我就这三个问题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表示同意。

  当天晚自习,我就到班上找了那名学生询问原因,都是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互不相让,搞得相互之间很不友好,宿舍气氛紧张。早上她起得早,有的同学说她吵醒了她们,对她有意见,不理她。她们晚上讨论的话题她不感兴趣于是选择沉默,她们认为她难沟通,于是关系越来越疏远,她生活在里面感觉很不舒服,好多次想跟她们沟通,可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无法解决问题。她自己每次回宿舍都觉得很难过。后来我又专门找了宿舍其他同学谈心,一些学生说她很自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同学们面前喜欢显露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感觉很难相处。

  我把她们集合起来进行了第一次团体调节。我安排了一个会,让她们面对面讲出自己的问题。刚开始都很沉默,我安排室长发言,室长很简短地讲述了她的一些毛病。同学们一一诉说自己的看法。我补充“在集体生活中,要互相尊重,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不要只想方设法逃避”。说到这里要求换宿舍的同学非常难过,表示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事说话的方式会伤害到他人。随后的讨论就热烈多了,大家共同回忆了刚入校时互相帮助的情节,也坦诚讲述自己的误解,表示愿意再互相给予机会,多批评自己,多帮助他人。那名同学也表示一定会改正缺点,按照大家的生活习惯安排自己的生活。

  为此,我开展了以“加强宿舍的联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以宿舍配对的方式,将平时较活跃的宿舍与不太活跃的宿舍配对进行联谊活动,既可使平时较文静的同学带动起来,又可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和减轻宿舍间、舍友间的矛盾,为他们互相了解、消除矛盾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现在我们老师面对的学生都是一群90后。时代赋予了他们个性和特点,许多学生缺少抗挫折能力,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便容易产生挫败感,容易选择逃避。另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QQ及MSN等方式,而传统的聚会、信件等沟通方式不受青睐,缺乏与同龄人面对面的交流,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常表现为以个人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宿舍是个小社会,舍友之间因小事而闹矛盾,继而不和,再导致争执甚多,相互包容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作为老师,我们要如春风化雨一般,不着痕迹的、用无私的爱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